
【澳洲华人网讯】在二手商店逛几分钟,购物者便会思索澳洲社会愈发功利、更加崇尚一次性用品。
现在,在澳洲任何一家二手店中,胸针、披肩、手拿包和手套,以及花茶杯、桌垫和水晶花瓶,都堆放在一个杂乱的圣地,仿佛在纪念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代人。
战后一代受大萧条节俭观念影响,不会轻易丢弃物品,不过到了1960 年代末,廉价进口品等带来更休闲便利生活,现代家庭随意丢旧换新。
Stradbroke的回收商布鲁斯以减少浪费为使命,清理各类闲置物品,处理已故者遗产时连碎砖、铁罐都会回收。他说,主要是老年人,他们正在缩小住房规模,自己没有能力回收,或者家人不愿意帮忙,这就是他的用武之地。
在建造堆满古董、唱片、DVD、特百惠容器、电器和杂货的店铺过程中,布鲁斯遇到过各种东西,从老鼠到200年前的硬币都有,他在店铺会将不可售物品改造修理后再卖,也会拆解坏电器取用部件。
布鲁斯说,银器不值钱,破金戒指、铜可卖钱,积少成多。
而年轻一代因担忧环境和生活成本,也正推动二手和回收运动。Latrobe Valley的Morwell主街空置店铺林立,二手商店交易很热闹。
Lifeline Gippsland旧货店协调员史密斯称,男士服装捐赠少,因为男士常把衣服穿坏扔掉,女性换衣更频繁,二手店是穷人和拮据中产首选,快时尚品质差,二手店可淘好货,旧毛巾毯子常会被动物保护机构买走或用作抹布。
史密斯还说,店内还有二次加工,将卖不掉的旧物制成抹布,此外,他们欢迎捐赠餐具和小玩意儿,能卖则卖,不能卖则给出口商在海外二手市场售卖。
East Gippsland Shire议会减少废弃物事务官员特纳称,在提升可持续性、消除手工废品污名名化上进步巨大,维修咖啡馆等都是循环经济一部分,容器回收计划等也取得成功,社区团体参与筹款。
特纳说,现在仍有大量垃圾仍被填埋,但是我们正想办法让越来越多的物品免于被填埋,新技术可回收床垫弹簧制栅栏、聚苯乙烯包装变砖块,且越来越多客户希望所购公司商业模式含可持续发展。(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