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防撞技术推进慢落后欧美 需监管推动落地促民众受益


【澳洲华人网讯】欧洲和美国在采用消除驾驶员分心的新技术方面已超越澳洲,澳洲正面临失去道路安全先驱地位的风险。

Seeing Machines 25年前从澳洲国立大学分拆,致力于打造「防撞汽车」。

该公司一直在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员监测系统,以缓解疲劳、避免事故,其客户包括BMW、通用汽车、Ford等,还与澳洲航空、阿联酋航空等合作,近日还与一家「比美领先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达成120万元交易,今年1月获三菱电机移动公司相当于5502万澳元的战略投资。不过,澳洲道路上目前没有一辆汽车适配其技术。

欧洲和美国已广泛采用全自动驾驶汽车,尽管维州在1970年代初成为全球第一个强制使用汽车安全带的州,澳洲在这一领域发展缓慢,目前全球11家原始设备制造购买了Seeing Machines的技术,该技术已应用于美欧300万辆汽车,在澳洲却尚未应用,这意味著澳洲公众无法享受欧洲明年年中起强制安装的疲劳和分心检测技术。

道路安全专家提出「致命五项」:超速、分心、疲劳、酒精和药物。

Seeing Machines的技术能直接解决其中三个问题。

Seeing Machines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利用摄像头分析驾驶员行为,更准确检测疲劳、分心等危险行为,可向驾驶员或车队管理员发出警报。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尚未成熟,Tesla本月推出机器人出租车,首次公开测试出现诸多问题。伦内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中虽配备安全驾驶员,但谁来监督安全驾驶员是问题,而Seeing Machines的技术可用于监测安全驾驶员,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部署至关重要。

大洋洲新车评估程序(ANCAP)正为配备类似Seeing Machines技术系统的车辆增加安全评分,但ANCAP是消费者政策组织,并非监管机构。

该公司希望从监管角度推动其落地,因为监管措施能确保该技术应用于每一辆汽车,让澳洲道路上的每位公众使用者都能受益。

此外,Mercedes-Benz去年推出下一代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墨尔本展示了在欧洲应用Seeing Machines的技术,也正与澳洲监管机构合作推动其上市,目前有15款车型配备自动变道功能。(美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