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人网讯】纪录片The Eulogy讲述了澳洲钢琴家托泽(Geoffrey Tozer)的故事,它遵循著一条常见的悲剧轨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托泽似乎将要成澳洲最成功的国际音乐家,他16岁已经在世界一些著名舞台远走并结识了古典音乐届名流,但除了钢琴,托泽似乎缺乏其他技能。晚年,他与酒精成瘾作斗争,2009年在贫困中去世。
托泽将自己成为神童的经历描述为「一个没有未来的老头。我不希望任何人经历这样的事」。
与托泽不同的是,许多神童在长大后都拥有了更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音乐事业。
在古典音乐史上不乏天才儿童音乐家,与托泽不同的是,许多神童在长大后都拥有了更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音乐事业。
澳钢琴家Andrea Lam 和 Grace Kim 年轻时也都被誉为神童,Lam13岁就与悉尼交响乐团合作,Grace Kim高中毕业前就在国际音乐比赛获奖。
她们讲述了自己如何应对「神童」的标签,以及如何支持下一代的音乐之路。
Lam说青少年时期很美好,钢琴外,她仍有足够时间享受充实人生。
年轻时 Kim一度觉得练琴无聊,更爱看电视看书,他说天才儿童常想法子做喜欢的事,成年后他也未曾天赋当特殊性赞美,因为他意识到规律练习的重要性。
作为钢琴教师和研究员,Kim为下一代天才钢琴家提供支持,其中部分人已获得国际赛事奖项,她认为保持家长、教师和学生间界限对年轻音乐家成长重要,家长能够提供爱和支持,老师则能够提供与能力相称的挑战。
Lam 和 Kim 都强调要摒弃年轻表演者完全专注发展音乐才能的观念。
Lam 认为围绕神童的有害观念及持续追求卓越的期望对年轻音乐家是负担,Kim 觉得音乐家每天练八到十小时并不健康,父母需要给孩子创造减压、保持健康、关注生活其他事的机会。
Lam 和 Kim说,能够像孩子一样玩耍是成功秘诀。Lam 回忆起自己喜欢阅读以及和朋友出去玩快乐时光。Kim说,音乐对年轻音乐家和父母来说是持久战,家长无法阻止人们给孩子贴标签,但可以帮助孩子脚踏实地,不去盲目跟风,孩子们需要培养各种技能,自己去摸索,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目标。(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