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彭伟开,男 ,笔名天问,侨居澳大利亚悉尼。 现任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澳大利亚校友会顾问、光明画报艺术顾问、深圳书画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等相关艺协职务。作品被多家艺术馆院、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文旅部中国文化中心等收藏。艺术成就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新中国人民美术家》、《新中国翰墨名家》等辞籍。并被授予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书画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深圳博物馆、澳大利亚联邦国会大厦、新州美术馆及美国、日本等地展出,书法作品被吉林墨宝园、深圳公园等刻碑珍藏,并在《深圳特区报》《中国书画报》《澳洲新报》以及人民网、中新网、《世界文艺》等媒体发表。
在南半球的艺术之都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内,一场名为「水墨丹青连五洲」的中外书画联展正如火如荼进行著。展厅中央,一幅名为《天香国色·世界和平》的巨作引来观者如云。画中,牡丹雍容,和平鸽翩跹,一派祥和而典雅的意境。在这幅作品的灯光下,一位身材魁伟、气度不凡的尊者,正默默为作品微调灯光角度,身影沉稳而坚定,动作利落而轻柔。他不是工作人员,而是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彭伟开,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席。
彭伟开的艺术人生,始终贯穿著一个核心理念:「人品第一,艺品从之。」这是他对儒家精神的现代解读。他常以茶喻道:「一杯凤凰单丛,没有肥沃山土的滋养,难有醇厚之性;艺术亦然,若无人格之根,终成浮沤。」他尤为推崇中国「全球文明倡议」中的「和而不同」理念,认为这是文化交流的灵魂之光。他曾说,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象牙塔,而应如清泉,流入生活与时代的田野中,濡染心灵、温润人间。
当被问及为何十年未办个展时,他一笑置之,指著展厅回廊说:「这条38米的展线,走过众多艺术家的足迹,这就是我最满意的『作品集』。」对他而言,艺术的价值不在于自我呈现,而在于为更多人点燃心中的光亮。他更看重的是一个平台的搭建,是对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引领与呵护。比起聚光灯下的喝彩,他更愿意做幕后默默推舟的人。
自2000年创立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起,彭伟开便将个人成就与集体荣光紧紧系在一起。25年来,他秉持「以德润艺」的理念,在中澳文化交流的土壤中,一笔一划地勾勒出沟通两国文明的桥梁。他主张艺术应为时代服务,尤其强调文化使者的责任应超越展览本身,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他说:「一个文化机构若只有展览而没有人心,就像一幅没有灵魂的画,终归苍白。」
2014年,在深圳文博会的布展现场,作为主宾单位负责人,他不辞劳苦、亲自测量展线。就在工作人员提醒他:「彭主席,您的《南溟观涛》还缺两米展位。」他却毫不犹豫地说:「挂上小陈的《鹏城晨曦》吧,那是改革开放的青春写照。」这种「让画」的姿态,早已成为他的行为常态——艺术不是炫耀自我,而是托举他人。他曾反复强调:「一个展览最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名气和奖项,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成全与真诚。」
他从不将舞台据为己有。即便至今未举办过个人画展,他也从未为此感到遗憾。他说:「艺术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集体智慧之光。」在一次与青年艺术家交流时,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我们都是星星,何不组成银河?那样的光才会照亮更远的夜。」
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翰墨丹青——2023新春中国画邀请展」开幕前,彭伟开再一次亲自调试灯光,调整画作角度。他发现自己被排在画册首位,便当即请负责人将自己调到后边。他轻描淡写地说:「我绝对不要在这里,随便放哪儿都行。」这份自谦却在圈内激起涟漪。他主动退位的举动,不仅开创了平等排序的先例,也让人重新思索艺术排序的意义。在那个被标签与头衔充斥的世界里,他以行动告诉人们,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争之人。这一次,他的作品《吉祥玉兔兆丰年》给农历兔年带去了浓浓的祝福,其渲染、衬托兔年气氛的艺术张力吸引了上千观众的关注度。
他的汉语言文学功底深厚,对于画作以及人物、事件常常随手即席写出颇具艺术哲思与个人风格的题诗,既展现了他在笔墨造诣上的自信,也传达了他对自然、艺术与人生的理解。从内容与形式来看,这些诗虽不属典范格律诗,却具有较强的意境美与文化张力,值得细品:
如:「九瀛春意浓,蓝卉引蝶蜂。纵览千般景,一色海天同」,这四句用了「写景—寓情」的方式。「九瀛春意浓」一句,开篇即取古典意象,「九瀛」意指天下、大海,意象宏大,一下子把视野推至广阔世界;「春意浓」则将繁华景象引入画境,温润明快。「蓝卉引蝶蜂」继而转入细部描写,用色彩与动势营造画面感,蓝色花卉、蜂蝶飞舞,是典型的工笔画之境。「纵览千般景」则有山水画的概括力,意指眼中万象之丰富。「一色海天同」则归于「化境」,此处语意近庄子之「混沌」,更近宋画的「远天一色」审美。此句亦暗合其中西融合之艺术观。
还如:「画虾如画龙,笔墨意相通。唱戏江河海,全凭造化功」这几句明显转向抒情与议论,表达对「笔墨之道」的深层认知。「画虾如画龙」既是笔法夸张,也是态度表露。虾虽小,龙虽大,唯妙唯肖,皆可入画,体现「物我平等」的创作观。此句亦隐含「尺幅之间,容乾坤之气」的气魄。「笔墨意相通」是一种极具东方哲学意味的总结,点出形式背后的「神韵」一致,是文人画之真义。「唱戏江河海」则极富个性,将「画」与「戏」互通——即兴、沉浸、博大,艺术如戏,入画如江河入海,需气象万千。「全凭造化功」结尾将「技艺」提升至「天人合一」的哲思高度,造化既是自然,亦是心灵,强调的是顺应与悟道。这两首诗虽非格律谨严,但气象开阔、立意高远,极具文人画题跋的精神风骨。其语言清新不俗,情景交融,自然流畅,字字有画意,句句带哲思。它不仅是对画作的注脚,更是一位艺术家内在审美的外化,展现了彭伟开「德艺并重」「艺道合一」的艺术境界。整体说此诗之精神,可谓:「心随笔走,像外得意;画中天地,诗中乾坤。」
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的会客室里,他的蓝花楹画作静静悬挂于正中位置,那是一种无声的认可,是艺术穿越世俗排名的最好回音。那幅蓝花楹不炫不烈,却气韵天成,如他本人一般,安静中自有力量。
彭伟开的笔下,传统与创新交织,多元文化和谐相融。他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即兴挥毫而成的代表作《天香国色·世界和平》,便是把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的国花(牡丹与金合欢)巧妙同框,技法也融合了传统工笔技法与澳洲土著点彩艺术。细看牡丹花瓣的肌理,隐隐可见乌鲁鲁岩画的斑点笔触,层层叠叠,既有中式山水的墨骨,又藏西方绘画的光影。正如他在《澳洲艺术评论》中所写:「水墨的『计白当黑』与油画的透视法则,看似相异,实则皆是人类对空间与心灵的共同探索。」他坚信,每一种艺术形式的背后,都藏著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密码,而真正伟大的艺术,能在对话中找到共振的频率。
2022年中澳建交50周年庆典上,彭伟开以对联《世界和平中国梦·多元文化澳洲魂》,以篆隶相参的「破体书」写就,惊艳了外交与艺术双界。这副对联不仅是书法的创新尝试,更是一种文化哲思——以诗意语言勾连两国精神世界的桥梁。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在现场称赞这幅作品是「和平与艺术的合影」。
疫情期间,他又策划了「云端画廊」项目,让42位中国画家与35位澳洲艺术家进行「屏对屏」互动创作,作品点击量突破500万次,不仅扩大了影响力,更在特殊时期以艺术之名维系情感温度。每一次点击背后,都是一份共鸣;每一幅跨洋的合作画作,都是一次隔空的握手与共情。
书画艺术家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艺术水平,能不能成为各界公认的「大家」还是要看思想水平和觉悟能力。彭伟开在2022年赞助新州水灾捐赠活动中,他捐了一幅书法、一幅国画,受到有关各方的欢迎和赞赏,当时的新州议长等政要深表感谢,并与其合影留念。
2018年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举办的《彩墨恒香—澳中书画家作品邀请展》上,彭伟开的六尺中堂《富贵牡丹喜鹊图》气韵生动,成为画展焦点。而在另一头,他正协助布展,与参展画家探讨挂画顺序,谦和中透出从容。他说:「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孤岛,而应是一座可以落脚、可以抵达的温暖小屋。」在现场,他还亲自邀请当年中澳「乒乓外交」代表诺埃尔·肖尔与保罗·平克威奇,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现场挥毫的画家们纷纷泼墨写意,为两国友谊留下鲜活的艺术记忆。这种将外交融入文化的创新方式,为中澳艺术互动提供了新路径。他说:「真正的外交,不只是言辞,还有感情和审美的传递。」
彭伟开的书法艺术深得精髓要术,他的《纽省黉门好·师生品德高》《春华秋实日·校园桃李香》先后于2022和2023年,应邀在新南威尔士大学示范中国书法艺术,引起了各国学子的兴趣。而在深圳平安大厦的正门和云际会客厅里,都挂著彭伟开书写的联句,每年年底更新内容也都是由他挥毫创作。他说:「艺术应如竹,虚心有节,方能笔底生春。」他的字里行间,不只是审美的表现,更是一种人格的显影。
彭伟开世事洞明,他曾在蓝山脚下的一间画室为自己的画作题诗曰:「也画牡丹也画莲,传承文化不迷钱。富贵贫穷由他去,把酒一壶仰问天!」他对人生感悟既深又精,也曾题写下「酒色财气人之常,大可不必去躲藏。顺其自然持法度,开怀畅饮寿而康」的箴言,足显其豁达通透之风。
「有人说我是在用画笔造桥,我挺认同。」彭伟开如此总结自己的艺术使命:「桥是连接的东西,但要通的是心。」正是这种对「人心之美」的坚守,让他的艺术历久弥新,温润有声。
从深圳海关大厅的《务民镇海·为国守关》到堪培拉国会大厦的《澳洲四季》,他的书画作成为横跨东西文明的视觉纽带。而在他悉尼工作室的墙上,最醒目的,仍是那幅自书座右铭:「德为艺胆·品自高格」。八字如剑,勾勒出这位文化使者最本真的初心。他以笔为舟,以心为灯,在跨越文化、语言与时空的旅途中,始终低调而坚定地前行。在当下文明对话尤显珍贵的语境中,彭伟开以画为媒,借艺传心,用一笔笔饱蘸情感与思想的墨痕,为中澳两国架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他的艺术不为名、不为利,惟愿以丹青之魂,浇灌时代之根。
在一个画展开幕式之际,彭伟开随手递给笔者一幅书法,打开一看,上写这两句话——「止文书壮志·戈笔写春秋」。啊,这使我大吃一惊,生平还没有遇见这么精准解读我这笔名的内涵的人呐!
这两句赠联可谓简练精炼、意蕴深远,无论从文字的凝练性、对仗的工稳性,还是从所蕴含的精神气质来看,都非常贴切「止戈」其人其名的背景和人生轨迹。他巧用了「止戈」的本义:此二字出自《尚书·武成》:「夫惟大雅,止于至善,止戈为武。」意指「用战争终止战争,以和平为最终目的」。这里巧妙地将「止」和「戈」拆用为人名的两个部分,又分别嵌入上下联首字,「止文」「戈笔」,形成自然嵌名,对仗工整,不落俗套。「止文书壮志」是对「止戈」从军及退伍后一直从事记者工作的肯定与赞颂。「止文」双关:既指「止戈」之「止」,又指「以文止戈」,意含「文以化人,文能止战」之意。「书壮志」:既是记录家国大事、人民情怀的记者使命,又含军人不改初心之志向,既写他人,也写自我,纯属一种心灵的交融。这一句内在的精神是:「笔亦刀锋,纸亦疆场」,是一位从军人转为文人的精神写照。「戈笔写春秋」是全联的点睛之笔:「戈笔」:承接「止戈」的「戈」,借「戈」写「笔」,以「笔」为「戈」,表「文武兼济」。「写春秋」:既指新闻报道、历史记录,又暗含孔子《春秋》之「笔则笔,削则削」,寓褒贬之义,表现记者的正义立场和史笔精神。这不仅写出「止戈」作为军人转业后仍以笔为战的姿态,也升华到为国家和时代立言、立德、立史的精神追求。
这副赠联气象高远、用典恰当,字面简练却内涵丰富,极具个性化与文化厚度。既体现了书写者彭伟开一贯「文载道、艺通心」的思想境界,也展现了他对「止戈」的深度理解与尊重。「文为战士,笔代干戈;壮志未酬,正当书写春秋。」尤具书卷气与情义厚度。笔者谢意无以言表,乃送一首《伟开赞》来表达此刻的心意:
伟襟如海托丹心,开笔为桥绘古今。
默立展厅灯下影,翰飞纸上梦中音。
甘将己墨铺青路,愿借春风育后林。
莫问荣名身后事,但教大爱在人吟。
这是他一生创作与为人的写照,也是一位文化使者最朴素的初心。
在自己的作品前自信满满。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学子们寄予厚望。笔者获赠优美联句书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的2023年迎春艺术展《翰墨丹青》开幕式上致辞。作品《锦绣大中华》。作品《吉祥玉兔兆丰年》。画作《中华风骨·大地回春》。体现中澳友谊的画作《天香国色·世界和平》。
书法《纽省黉门好·师生品德高》
和《春华秋实日·校园桃李香》。.tdi_106{position:relative!important;top:0;transform:none;-webkit-transform:none}.tdi_106,.tdi_106 .tdc-inner-columns{display:block}.tdi_106 .tdc-inner-columns{width:100%}.tdi_106{margin-top:30px!important}.tdi_106 .td_block_wrap{text-align:left}.tdi_108{vertical-align:baseline}.tdi_108 .vc_column-inner>.wpb_wrapper,.tdi_108 .vc_column-inner>.wpb_wrapper .tdc-elements{display:block}.tdi_108 .vc_column-inner>.wpb_wrapper .tdc-elements{width:100%}.td_block_separator{width:100%;align-items:center;margin-bottom:38px;padding-bottom:10px}.td_block_separator span{position:relative;display:block;margin:0 auto;width:100%;height:1px;border-top:1px solid #EBEBEB}.td_separator_align_left span{margin-left:0}.td_separator_align_right span{margin-right:0}.td_separator_dashed span{border-top-style:dashed}.td_separator_dotted span{border-top-style:dotted}.td_separator_double span{height:3px;border-bottom:1px solid #EBEBEB}.td_separator_shadow>span{position:relative;height:20px;overflow:hidden;border:0;color:#EBEBEB}.td_separator_shadow>span>span{position:absolute;top:-30px;left:0;right:0;margin:0 auto;height:13px;width:98%;border-radius:100%}html :where([style*=’border-width’]){border-style:none}.tdi_110{margin-top:0px!important;margin-bottom:-10px!important}.tdi_111{margin-bottom:0px!important}.vc_column_text>.td-element-style{z-index:-1}.tdi_111,.tdi_111 p{font-family:Noto Sans TC!important}
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