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华人网讯】马加库特的车里满是塑料瓶和易拉罐,他将其转移到回收箱换钱。
这位Rockdale居民三年前因肩伤失业,靠收集垃圾补贴家用,每周赚200元。他每天花数小时穿梭悉尼郊区,每周收集超2000个容器,在澳洲高昂生活成本下生活压力非常大。
2017年12月新州推出Exchange for Change计划,收集者已退回137亿个瓶罐,赚超13亿元。如今每三个符合条件的容器就有两个被退回,110万吨瓶罐得以回收,该计划也还澳洲城市沿海地区塑料污染密度十年降39%。
悉尼返回容器数量多的地区有Fairfield、Blacktown等。Fairfield在2024年返回1.25亿个容器,平均每位居民返回602个,几乎是城市平均水平三倍。而Mosman等地返回数量少。Lane Cove平均每位居民返回437个,排名第四。Sutherland Shire Council在40个重要地点安装回收篮,试点计划取得了成功。
该市市长说,此举将促进当地的回收工作,同时也让人们「回馈社会」,帮助那些利用该计划赚钱的人。
不过该系统也催生了收入不稳定的工作队伍,存在剥削风险,还引发邻里矛盾。
有人抱怨收集者清晨翻垃圾桶制造噪音、弄乱垃圾;也有人认为收集者在服务公众,应给予同情。部分居民会预先分类回收,把可退还容器放单独盒子,却常被第一个收集者拿走。
南悉尼居民霍金斯认可计划提供收入机会,但反感翻找私人垃圾桶行为。
反贫困中心的奥康奈尔称,有人靠收集容器维持生计令人痛心,政府应创造垃圾分拣岗位,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垃圾分类都变成了一项工作。现在在澳洲一些地区,收集者会被面包车接送,不知是合伙经营还是某种程度的被剥削,虽无证据表明其中一定有强制关系,但确实很多收集员容易受剥削。
新州环保局等发起的倡议旨在激励民众退回容器。Exchange for Change项目行政总裁斯莫利称,新州10个成年人中有8个参与该计划,包括为慈善机构筹款,多数人每月参与。
环保机构Tangaroa Blue基金会的泰特认为,容器换现金计划比家庭回收箱更环保,因家庭回收箱标准不一,易污染。她建议提高退款金额,以增加收集者收入和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他州经验显示,计划新鲜感过后参与度就会下降。
对此,斯莫利说,改变退款金额由政府决定,还需考虑对其他地区及饮料行业的影响。(美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