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濒危动物常被忽视 保护偏见导致灭绝风险大


【澳洲华人网讯】西澳野生动物专家称,众多受威胁动物因外表丑陋,未获足够关注与保护。

西澳西南地区以可爱的有袋动物闻名,像易危的西部环尾负鼠和近危的短尾袋鼬,不过在该地区超144种受威胁动物中,不少「丑陋」物种在研究中被忽视。

此现象被称作「保护偏见」,即公众更关注可爱物种。

西澳大学研究员威尔逊表示,我们倾向于研究熟悉的可爱毛茸茸动物,这种偏爱限制了对某些物种的了解,使其面临灭绝风险。

威尔逊研究蛛形学,他说仅西澳就有超200种已识别捕鸟蛛,西南地区是捕鸟蛛热点。任何给定区域可能有10种不同捕鸟蛛及其近亲,却因缺乏信息难以管理。这些蜘蛛分布在Bunbury周边森林至柏斯,信息缺口非常广泛。

独立生态学家布尔恩研究蝙蝠,他说,蝙蝠夜间活动,人们看不到,也不知其存在。

在公众眼中常被低估。

布尔恩说,在Bunbury,人们后院每晚可能有七到八只蝙蝠,山丘和森林中有九种蝙蝠飞行。蝙蝠大多是食虫动物,能控制害虫数量,夏天后院蚊子聚集后消失,就是蝙蝠捕食的结果。

威尔逊认为,丑陋动物保护的最大瓶颈是分类学,即正式命名和分类物种,不知它们在哪、如何识别,就无法保护,这是主要问题。他说。

Edith Cowan University的野生动物生态学家梅森表示,找到并分类无数未知物种不现实,不知名字也能保护,完成所有工作需数百年,那时很多物种可能已灭绝。

梅森称,西南地区特有物种众多,亟待保护,这里特有性高,有些物种仅在此发现,对当地很特别。现在保护工作应广泛应用于该地区的关键栖息地,如当地的洞穴系统,洞穴环境相对稳定,湿度和温度变化不大,所以许多物种会退缩到洞穴系统中,将其作为生存的基地,非常独特。(美麟)

为您推荐